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以前2天打印1000张条码标签,现在仅需30分钟……小标签里有大学问,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充分发挥科技设备及技术优势,完善常态化口岸疫情防控机制,不断加强风险监测和重点布控,在船员检测、港区视频监控指挥、防控疫情物资管理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实现了口岸快速、精准、高效的疫情防控信息化技术保障体系,助力口岸防疫能力提升。

  科技为口岸疫情防控信息化装上了强劲的动力引擎。为保障口岸检疫人员对入境人员咽拭子采集、血样采集等日常操作,该关与标签机设备生产厂家视频连线研讨该设备的软硬件使用方法,提出改进意见,有效解决了标签采集数据无法一次性导入并连续打印的难题。截至目前,打印1000张条码标签由原来的2天时间缩短为现在的30分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疫情防疫期间,大窑湾海关科技助力,合理调度资源,有效节约了企业成本,赢得了港内进出口企业的一致好评。

  笔者从大窑湾海关获悉,2020年该关共监管国际航行船舶6048艘次,共检疫船舶2815艘次,检疫出入境人员49295人次。该关健全疫情防控体系,强化源头管理,严格对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实施检疫工作,全面监测口岸监管图像数据,建设完成疫情防控临时指挥中心。通过科学规划、积极筹建,指挥中心实现了视频专网、管理网、互联网“三网”同时开通的现场调度与指挥功能,完成港区内17家企业、1个保税港区、741个点的视频监控任务。疫情防控期间,该关领导多次利用指挥中心的监控平台不定期对现场卫生防疫、执法查验和工作纪律进行检查和现场指挥,同时指挥中心也高效完成海关总署在疫情期间对现场防疫工作的抽查、检查工作;增设红外自动体温检测设备,通过自动测温有效避免了外来办事人员登记拥堵及聚集交叉传染的风险。疫情防控期间,共对8万余人的出入信息实施电子登记统计和自动体温追测。为降低进出口企业办事人员疫情传播风险,该关在完善视频监控硬件改造的同时,研究并及时启用了微信统计助手等软件功能。“以前,需要手工登记,每次登记至少要30秒钟。现在通过扫码自动记录进出入人员姓名、单位等详细信息,登记时间缩短到了10秒钟,还能自动记录后台数据库完成追溯保存数据。”大窑湾海关财务处科技科科长李显霖说。

  技术的应用,让进出口通关更加透明,也更加便捷。大连大窑湾口岸作为我国重要的进出境口岸,进出境货物数量多,疫情防控任务重。为保障一线检疫人员疫情防控物资的及时供给,建立高效完善的防控物资发放、领取管理体系,该关率先研发“防控物资电子化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成立物资采购领导小组并建立工作群,形成了物资采购、出入库登记、物资调配等一系列电子化管理保障体系。据统计,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大窑湾海关使用该系统及时调配咽拭子采集管14.2万个、口罩9.3万个、防护服装1.2万套等防疫物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全面保障了口岸疫情防控一线的防疫物资调配工作。

  “‘科技兴关’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增强新动力。”大窑湾海关财务处处长陈宇表示,大窑湾海关将着力持续推动科技兴关,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守护国门安全贡献海关力量。

  (于新扬、夏平源/文)